PChouse首页 > 家居百科 > 百科_生活 > 正文

祭祖节的文化内涵

2017-11-27 10:41:42  来源:pchouse  作者:qiujie

  中华民族是个十分重视殡葬、祭扫的民族,中国的殡葬、祭扫文化历史悠久,对民族心理的形成、民族文化的丰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殡、祭礼仪年代之远、程序之繁,其他民族无出其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和祭祖有关的节日。

  中国祭祀活动的历史很久远,这一点从考古的相关数据就可以看得到。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里能找到关于祭祀的相关记载。

  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的变幻莫测的敬畏和无助,由于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认为上有天神,下有地神,所以才有了天神与地神控制的日月星辰、电闪雷鸣、地震洪水等。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神秘感,充满了敬畏和恐惧,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祈祷降福免灾。

  祭祖节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反馈给社会生活,被社会生活所取舍,同时在变异中作为一种文化意识陈陈相因,承袭流传,逐步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如今国人也加强了祭祀节的传承。

  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祭祖节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特征,乃至民族精神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着融合民族情感、形成文化共识、积淀社会文化、促进商品交换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民族饱经战乱与欺凌,经历辉煌与挫折,依然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清明祭祖活动至今意义不减当年。

责任编辑:qiujie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