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红木家具的前世今生

2019-12-31 18:46:23  出处:其他  作者:佚名  

  12月27日,第十届中国红木家具品牌峰会(以下简称红木品牌峰会)在世界军运会举办地—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

第十届中国红木家具品牌论坛在世界军运会举办地—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第十届中国红木家具品牌论坛在世界军运会举办地—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峰会由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腾讯家居、《品牌红木》全媒体、太平洋家居为官方合作媒体,并得到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红木产业分会、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红木流通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作为本届红木品牌峰会的重头戏,第十届中国红木家具品牌论坛以“聚力突围 筑梦前行”为主题,以主题分享的形式探讨“新文化”、“新趋势”、“新国潮”、“新机遇”、“新营销”等核心议题,解构商业新生态,前瞻产业新趋势,得到了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和互动。

  论坛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在现场分享了一场精彩的主题演讲《红木家具的前世今生》。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红木家具的前世今生》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红木家具的前世今生》

  以下为马未都先生的分享整理(节选):

  马未都说,只有了解红木家具的文化内涵,使用时才有底气。“物以稀为贵”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应该是“物以知为贵”,现在收藏红木家具的人都是先懂得里面的文化,所以,在现在的商业逻辑中,信息沟通非常重要。

  什么是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这个词实际上过去是一个外行人说的词。最初,老百姓对硬木家具不可区分,所以统称为红木家具。当市场能把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铁梨木等硬木家具都分出来的时候,很少有人再使用红木家具这个词汇作为一个笼统的词汇出现,而是指向明晰说:红木家具指的就是民国以前红木做的家具,它是不包括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后来市场起来以后,国家林业部发布的标准58类33种,现在降到29种。当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红木》国家标准第一起草人杨家驹先生还在征求各种人的意见,就到底叫个什么名字?因为有人提出来这就叫硬木家具。相对于过去的软木的或柴木家具,但是硬软之间它有时候很难区分。所以就选用了约定俗成的红木家具。

  今天所说的红木家具就是这种名贵木材,名贵木材是红木家具的一个本质。这种名贵木材过去早期的都在东南亚或者南亚出现,比如小叶紫檀,过去使用的木材再好,也不出南亚和东南亚范围,但今天使用的硬木家具中,还有南美的、非洲的。

  那么,这些木材中大家都很清楚,到今天名贵木材还是首推紫檀、黄花梨。为什么紫檀、黄花梨成为中国家具的一个巅峰,除了它本质优点很多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积累。至少从明朝末年开始,用硬木家具就用紫檀、黄花梨做家具就形成了一个风尚。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红木家具?

  用这样名贵木材做家具,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人。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自己难为自己呢?中国文化它就有一个特性,很多事就是自我难为,比如中国人写字,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用软笔。为什么中国人用软笔写字呢?就是一个自我修炼、自我难为的一个过程。红木家具也是这个道理,难为自己。

  从业者都知道做一件红木家具有多么难,比用软木的做要难很多,但为什么又要选择这样一个木材,是中国人的文化中还有一层内容,就叫修炼。在工具不给力的情况下,(不给力是指对应今天的这种现代化工具是非常不给力的),古人为什么还要把家具做出来,他从哲学的高度告诉大家,这个家具不是家具,是一种修行的表现。所以明末时期的所有的文人写书的时候都看家具高看一眼,生活中凡是能高看一眼的东西,一定它包含了巨大的精神内容。

  在中国人最朴素的财产观中,从来都认为重的东西值钱、重的东西好。因为我们农耕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财产是我的时候才变得有价值。所有的东西重是第一个好指标。所以,红木家具给任何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看,大家第一感受,这东西有价值、有重量、有光洁。所以红木家具在明朝末年、工业工具革命以后,大量的出现并迅速进入了上流社会。入清以后,康、雍、乾三朝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百年盛世,这100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家具。

  中国人使用了这么多年的硬木家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身份划分。过去人跟现在不一样,过去人的财产都是看得见的。在外面看房子,进屋看家具,一进去家里一堂红木家具,所有人都知道你们家有钱。所以,当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的时候,硬木家具出现迅速就进入社会的上流,闯入了有钱人家里作为陈设。

  中国过去还有一个非常朴素而且有价值的观念,叫传宗接代。这种硬木家具、红木家具,是可以使用几辈子的。现在很多家具博物馆里收藏的紫檀、黄花梨家具,十代人走过是很轻而易举的,30年走一代人,300年是轻而易举的。

  三本书推动了红木家具迎来黄金时代

  中国过去的收藏领域里,家具不是一个专门的门类。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人没人专门研究家具。写得最多的也无非就是文震亨的《长物志》。

  第一个研究中国家具有成就的,是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在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就着手研究中国古代家具。艾克是德国人,由于他取了个中国人曾佑和。所以,他对中国家具就开始融入了情感,他开始写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这是有史以来真正把家具当学问去研究的第一个人、第一本书。距今有区区70多年,连80年都不到。中国人研究青铜、玉器、古画、陶瓷都是千年以上的事情。

  为什么没人研究家具?就是中国人一开始没有把家具当作艺术,尽管它容纳了大量的艺术的氛围,或者说艺术的内容,但它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体系,让中国人自我研究过。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把这个书出来以后,这书至今在中国家具的研究历史上无可超越。

  那么等他过去了20多年,又出了一个人,就是安思远。他站在艾克研究的前提下,出了一本叫《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的书。安思远先生是很认真写了一本书,所以它在西方古董界“教父”的地位是是名副其实的,他前几年突然去世以后,他的6本图录很多都拍卖到平时的10倍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具,价格非常的昂贵。故因人而贵,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代社会的特征。有句老话叫“物以稀为贵”,这话在今天不怎么管用。今天改成“物以知为贵”。今天凡是找到你们来寻求中国红木家具收藏的人,都是他事先知道的,并不是他事后才知道。所以宣传的重要性和信息沟通的重要性就显得在整个商业系统中非常的重要。

  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去写书?其实当时有杨耀先生就有,但是当时社会动荡没有机会。陈梦家先生也收藏家具,也想写书,大家都没有写,一直耽误到文革结束的1985年,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的最后一稿还在撰写的途中被三联书店发现,说能不能先把其中一些好的摘出来出本画册。所以当年就提前出了一本画册,叫《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珍赏》出了以后,对中国古代的家具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之后,如果以王世襄先生的书为基点的话,到现在已经又过去了35年了,这35年是中国红木家具大发展时期。不论是精美的、非常精致的、仿制的,还是创新的、改良的,都有佳作出现,也有很好的黄金时代。

  我们家具在这些年里是不断的在演变。从新老家具的研究到新家具的市场完全的铺开,全国各地都有家具市场,有的市场也很大,有的生意做得很好,也能看到广告。家具就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普及和认知。今天公众对红家具的认知有时候还优于我们,甚至会想象的更大或者憧憬还好。前两年市场好的时候,家具上午买下午不取走,就被人家给弄截胡了。这些年经济放缓,大家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家具究竟要做什么?我们怎么能针对这个市场?

  中国人有个传统观念,过去认为房子和家具是等同的,它是要传宗接代的。家具是有情感,过去说故土难离,主要是老屋有情感,家具也是。中国家具的好处是具有极强的人文特性,能建立起一个情感。(张星/整理)

 

责任编辑:chenjiayu
网友评论